我們先來看一個發生在某企業中的真實案例:
案例 流程梳理往往就是錯誤的開始
有一位朋友計劃在公司推行流程管理,不過策劃了半年多,最后還是無功而返。他給我介紹了一下他們的流程管理之路:現存的問題是工作中經常出現很多問題,但問題的解決因為要涉及很多部門,所以一般比較難以解決。公司想全面梳理一下各部門的流程,目標是建立一個流程體系。手段就是成立一個流程管理項目,然后從各部門抽調一個經驗豐富的領導做專職流程專家,對全公司所有的流程進行梳理。但是,最終這份提案未獲得管理層的通過,主要原因就是方案書存在很多漏洞,可執行性不夠,然后又恰好遭遇經濟危機的大環境,所以此項目最后就被否決了。
這絕對不是個別現象。無論是在流程管理專業論壇上,還是從日常我們接收到的咨詢案例來看,很多公司一開始啟動流程管理就決定做流程規劃的不在少數。因為一般企業計劃做流程管理就是因為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,然后發現很多流程到底是怎么樣的不清楚,所以直接想到的措施就是把這些流程梳理出來。但針對上面這個具體案例,存在相當多的問題:“你如何說服一個經驗豐富的領導專職出來做流程專家?”“流程專家的職責是什么?難道僅僅就是梳理流程?如果流程專家的工作就是梳理部門的流程并維護其有效性,那么為何一個高級文員甚至兼職不能勝任?”“既然是計劃各部門抽調經驗豐富的領導做流程專家,那么流程專家這個職位相對他原職位的吸引力在哪里?”“在流程績效體系未搭建的情況下,流程專家的績效如何評估?”“流程專家是暫時性的專職還是長期性的專職,這些崗位的歸屬是怎樣的?難道永遠隸屬于這個虛擬的流程管理項目組嗎?”“流程專家是否真的具備足夠的技能完成流程的梳理?畢竟流程是一直在變的。”“即使完成了公司全部流程的梳理,然后呢?后續的措施是什么?梳理完這些流程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?”“公司目前決定做流程管理的背后的真實目的是什么?你是否分解到問題?也許流程清單梳理出來的并不能解決管理者的痛點,只是一個錯覺罷了。”